选择性激光熔化(SLM)介绍
SLM(Selective Laser Melting,选择性激光熔化)是一种金属3D打印技术,属于增材制造的一种。它通过高功率激光将金属粉末完全熔化,逐层堆叠形成坚固的金属零件。SLM技术不仅适用于快速原型制作,还能用于小批量生产和复杂零件的制造。它的材料范围涵盖多种金属合金,如不锈钢、钛合金和铝合金,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。SLM制造零件时,激光会将金属粉末完全熔化,形成接近100%致密的金属结构,因此,SLM适合高强度的金属零件。
SLM 3D打印的工作原理
SLM 3D打印的过程可以分为五个主要阶段:设计、准备、激光熔化、逐层构建和后处理。以下是详细的技术流程:
1. 设计阶段
一切从数字设计开始。工程师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(CAD)软件(如SolidWorks、AutoCAD或Fusion 360)创建目标零件的3D模型。这个模型必须精确反映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要求。设计完成后,专用切片软件(如Materialise Magics或Simplify3D)将3D模型分解成数百或数千个薄层,每层厚度通常在20-100微米之间。这些切片数据将指导激光的扫描路径。
切片参数(如层厚、激光扫描策略)会影响打印速度、精度和材料性能。例如,较薄的层厚(20-30微米)能提高表面质量,但会延长打印时间。
2. 准备阶段
打印前,SLM设备会将金属粉末均匀铺设在构建平台上。粉末的粒径通常在15-45微米之间,确保良好的流动性和熔化效果。粉末通过刮刀或滚轮系统平整铺开,形成一层均匀的“粉床”。这一阶段还需要在打印腔体内充满惰性气体(如氩气或氮气),以防止金属在高温下氧化。
3. 激光熔化
SLM的核心在于高功率激光(通常为光纤激光,功率在200-1000W之间)。激光通过振镜系统(由精密镜片和反射镜组成)精确扫描粉末层,按照切片数据的路径熔化金属粉末。熔化的金属迅速凝固,形成坚固的金属层。
4. 逐层构建
每完成一层,构建平台下降一个层厚(通常20-100微米),新的粉末层被铺设,激光继续扫描下一层。这一过程循环进行,直到整个零件完成。构建平台通常保持恒定加热(温度在100-200°C之间),以减少热应力和开裂风险。
5. 后处理
打印完成后,零件仍附着在构建平台上,周围被未熔化的粉末包围。后处理步骤包括:
移除粉末:通过气流或振动移除多余粉末,回收未使用的粉末以降低成本。
移除支撑结构:使用机械工具(如线切割或CNC加工)切除支撑结构。
表面处理:通过抛光、喷砂或电化学处理提高表面光洁度。
SLM 3D打印的适用材料
SLM的材料选择直接影响零件的性能、成本和应用场景。以下是3种常见的金属粉末及其特性:
不锈钢合金(316L):耐腐蚀、高强度,适用于工业零件和医疗器械。
钛合金(Ti6Al4V):轻质、高强度、耐高温,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和骨科植入物。
铝合金(AlSi10Mg):轻便、导热性好,适合汽车和航空航天中的散热器和结构件。
SLM 3D打印的优势
SLM 3D打印技术具有以下突出优势:
材料多样性:支持多种金属合金,满足航空航天、医疗等行业的特定性能需求。
复杂几何形状:可制造传统加工难以实现的内部通道、中空结构和复杂形状。
快速交付周期:无需模具,缩短从设计到成品的周期。
定制化生产:适合小批量、个性化零件生产,满足定制需求。
SLM 3D打印的设计技巧
为确保SLM打印的成功,设计时需遵循以下技术指南:
1. 悬垂与支撑结构
悬垂(无下方支撑的水平延伸部分)可能因重力或热应力而塌陷。设计时需注意:
角度控制:悬垂角度应小于45°,以减少支撑需求。例如,倾斜的表面可通过倒角或圆角设计实现自支撑。
支撑优化:支撑结构应尽量少而稳固,常用树状或格状支撑以减少材料消耗和后处理难度。
2. 最小特征尺寸
最小特征尺寸受激光光斑大小(约50-100微米)和层厚(20-100微米)限制。设计时特征尺寸应大于激光光斑直径和层厚的两倍。例如,若激光光斑为70微米,层厚为30微米,则最小特征尺寸应大于140微米。
3. 壁厚
壁厚影响零件的强度和打印稳定性,最小壁厚通常为0.5-1.0毫米,具体取决于材料。例如,钛合金可能需要更厚的壁(约0.8毫米)以避免变形。
4. 孔和通道
SLM可制造复杂的内部通道,最小孔径通常为0.5-1.0毫米,小于此尺寸可能导致粉末残留或孔洞闭合。
5. 表面朝向
零件表面朝向影响表面质量和打印效率,朝上的表面质量较好,朝下的表面可能因支撑移除而粗糙。